碳纤维复材:低空经济“振翅高飞”的核心引擎!
发表时间:2025-08-04
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,低空经济正以磅礴之势崛起,成为国家大力培育的新质生产力。而在低空经济“起飞”的征程中,有一种材料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,它就是被誉为21世纪“新材料之王”的碳纤维复合材料,在部分关键领域占比竟高达70%!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。
碳纤维:性能卓越的战略新材料
碳纤维,一种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,含碳量超90%,直径仅5 - 10微米。它集众多优点于一身:密度低,却拥有惊人的比强度和比模量;耐腐蚀性强,能在负180°C - 2000°C的极端温度环境下稳定使用。同等重量下,其拉伸强度可达3500MPa以上,是钢、铝合金、钛合金的9倍有余;弹性模量在230GPa以上,是后者的4倍以上。如此卓越的性能,让碳纤维成为航空航天飞行器轻量化的不二之选。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飞行器机身结构和内部零部件制造,可有效减轻机身重量,降低能耗,同时增强结构强度与安全性。以eVTOL(电动垂直升降飞行器)为例,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能让机身整体重量减少30% - 40%。
低空经济飞行器:碳纤维的广阔舞台
低空经济领域的飞行器种类丰富,涵盖小型无人机、直升机、固定翼轻型飞机以及eVTOL等。其中,eVTOL因采用电机驱动,对轻量化要求极高,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其中的应用占比远超传统航空器,机身结构重量占比超70%。在这些复合材料中,90%以上采用碳纤维增强,约10%为玻璃纤维增强,由此可推算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eVTOL材料中占比达63%以上。而且,eVTOL使用的复合材料中,约75% - 80%用于结构部件和推进系统,12% - 14%应用于内部结构如横梁、座椅结构等,剩余8% - 12%则用于电池系统、航空电子设备及其他小型应用。
技术壁垒:铸就行业高门槛
目前,聚丙烯腈(PAN)基碳纤维是主流产品。世界碳纤维产业形成黏胶基、沥青基和聚丙烯腈基三大原料体系,前两者用途单一、产量有限,PAN基碳纤维凭借良好结构和功能特性成为发展应用的主要品种。
PAN基碳纤维制备分原丝制备和碳丝制备两个阶段,原丝制备包含聚合、纺丝工段,碳丝制备涵盖预氧化、碳化工段。整个工艺流程复杂,涉及3000 - 5000个技术参数控制点。碳纤维按纤维数量分小丝束和大丝束,小丝束性能优异但成本高,多用于航空航天、军工复材领域;大丝束成本低,但生产技术难度大,体现在原丝、预浸料和碳化等环节的均匀性和毛丝控制上。不过,大丝束在保持优良性能的同时,通过提高单线产能,生产成本可降低约30%以上,为碳纤维在工业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打开大门。
市场格局:竞争与机遇并存
竞争格局:全球视角
PAN基碳纤维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,赫氏、氰特等是早期主要企业。上世纪90年代,卓尔泰克研发推进低成本大丝束在工业领域应用,形成高性能小丝束和低成本大丝束两条技术路线。2014年,卓尔泰克被东丽收购。目前,世界碳纤维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公司手中,东丽、三菱在产量和质量上领先全球,日本东丽更是高性能碳纤维研究与生产的“领头羊”。我国碳纤维工业与日本研发同步,经历长期低水平徘徊、技术转型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,依靠自主研发打破国外技术装备封锁,实现工艺完全国产化,下游应用广阔,国产替代空间巨大。
市场空间:潜力无限
2023年,全球碳纤维需求达11.5万吨,航空军工是需求较大的应用领域,占比19.1%,随着低空经济发展,有望加速增长。同年,中国碳纤维总需求为6.9万吨,国产碳纤维从4.5万吨增至5.3万吨,同比增长17.8%,进口碳纤维从2.9万吨大幅下滑至1.6万吨,同比下滑45.4%,国产化率从60.5%提升至76.7%,竞争力不断增强。然而,2023年国内产能达14.1万吨,同比增长25.7%,是当年总需求的近两倍,短期产能过剩。但随着规模效应加强,成本和价格下降,将打开汽车、轨道交通、深海油田等新下游市场。航空航天领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远超其他领域,且因安全性要求高、技术壁垒深、认证周期长等特点,相对独立,不太受“量升价降”影响。我国当前航空碳纤维应用与全球差距巨大,但随着低空经济eVTOL发展,碳纤维需求有望激增,预计从2024年的约500吨增至2030年的11750吨,增长约22.5倍,到2030年,航空碳纤维需求主要来自eVTOL,占比将超24.2%。
产业链全景:上下游协同发展
材料厂商
-
上游:原材料和设备领域,丙烯腈供应商有中石油、中石化等;碳纤维原丝厂商包括光威复材、中简科技等。
-
中游:碳纤维生产环节,碳纤维企业有光威复材、中复神鹰等;碳纤维织物厂商有光威复材、江苏奥盛等;预浸料厂商有光威复材、恒神股份等;碳纤维复合材料厂商有中航高科、光威复材等。
-
下游:工业产品应用广泛,航空航天领域有中国商飞、中航工业;风电领域有维斯塔斯、中材科技等;压力容器领域有中复科金、浙江凯博等;碳碳热场领域有金博股份、隆基股份等;休闲体育领域有威海光威、李宁等。
设备厂商
原丝设备供应商有意大利MAE、日本川崎重工;预氧化炉供应商有德国埃森曼、美国DESPETCH等;碳化炉供应商有德国埃森受、美国哈泊等。
碳纤维价格在2023年一路下探后,于2024年初触底反弹并企稳。碳纤维行业格局不断优化,头部公司盈利有望逐渐回升。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,碳纤维复合材料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无论是投资者还是行业从业者,都不应错过这个潜力无限的赛道!让我们一起见证碳纤维复合材料助力低空经济飞向更高更远的未来!
龙驰新材料(东莞)有限公司
一家集生产、贸易与一体的
综合性塑胶原料解决方案提供商
高品质塑胶原料染色服务商
(专注耐化学,耐高温,耐候,食品级,医疗级塑料的染色)
咨询热线:13790548926
http://www.lc-plastics.com